小学一二年级,请这样帮助孩子养成书写习惯!(附执笔坐姿视频)
如果要问我,小学起步阶段,最重要的学习习惯是什么?“书写习惯”必定是最重要的之一。这个重要的习惯却被家长忽视,因为家长往往只看到孩子写出来的“字”好看不好看,即使不好看,也不会去追究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只会盯着孩子把字”写写好“。其实,书写习惯养成有诸多方法和注意点,而书写习惯的养成也是其它习惯养成的先决条件,所以要重视。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书写习惯和方法的传授是很重要的,在此针对低年级学生的书写习惯,分享一些要领:
执笔
1
选好写字用的笔
别忽视这个小细节,这是写好字的前提。告诉孩子,铅笔应选用HB型的木质铅笔。这种笔软硬、浓淡适中,写出来的字有粗细变化,比较美观。而一般的活动细芯笔,易断,线条细小无变化绝不适合学生初学写字时使用。2H,3H,则铅芯太硬,易划破纸,写出来的字字迹太淡,会损害学生、老师视力。而3B、2B型铅笔,质太软,色又浓、芯易断,易造成簿本不洁。这些铅笔都禁用。
2
练字先练姿“头正、身直、臂开、足安”是坐姿。“拇指食指一起捏,指离笔尖约一寸,中指在下托起来,笔杆斜靠虎口上”是握笔要求。要告诉学生,铅笔拿不好,身子坐不正,不仅字写不好,而且长久下去会造成眼睛近视、脊椎弯曲、肩膀歪斜等不良后果。可采取了几种方法来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
3
指导学生练好笔画每个汉字都是横竖撇捺点等这些最基本笔画组成的。要写好字,必须把字练好。对于笔画的要求就是有顿笔。每个笔画都要注意“起,行,收”起笔,收笔都有顿笔。有的家长很质疑:为什么要有顿笔写这么明显?如果不这么要求,估计都会写成小木棍子。
4
指导学生写好笔顺笔顺是一个字的书写顺序,它是人们长期的写字实践总结出来的。按笔顺书写,方便书写,容易把字写好,并能加快写字速度。教师要结合例字说明笔顺规则并要求学生写字时认真运用,要让学生注意到写一个字往往是几种笔画的综合运用。学生写字时要求学生掌握汉字的笔顺规则,先写哪一笔,后写哪一笔,按照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先里头后封口,先中间后两边笔顺规则,这样可以把字写得又对又快。
5
注重汉字的间架结构什么是间架结构?就是汉字每个笔画间的布局.间架结构有一定规律可循的。我们有个’法宝’—田字格定位法.田字格中间的横中线,竖中线就是用来给汉字的笔画定位的.把田字格可以趣说成是字的家,字太大,家里给人的感觉太挤;字太小,家里显得空荡荡的.要想如何布置好家,就应该把汉字写在田字格的中间位置,上下,左右所留空隙差不多,把字写规范整齐。
6
抓实写字四环节(一)看,看教师的范写,看清老师写字的笔顺,字在田字格中摆布。(二)描仿,低年级很多教材配套的写字练习本上要求学生按笔顺先描后仿,而且一到六年级一仿到底。那是希望通过此训练,让我们的学生不写倒笔顺的字,写出漂亮的入体字来。所以,在课本上“描仿”这个过程是写字教学的重要环节,我们要求学生边描仿边轻声念出笔画的名称。(三)临,这一步是学生前两步学习过程的自然提高,临写不光要求笔顺的正确,笔画的到位,而且更要注意结体的美观。(四)比较,把临写的字和范字进行比较,看还有哪些地方没写相似。然后再进行第二次临写,特别要在第一次没写相似的地方多用功。到觉得写得比较相似了,再反复巩固几遍。7
及时评价鼓励要想方设法多让学生体验到练字的乐趣,增强写好字的信心。具体做法有:
1.写字过程中的当场表扬(坐姿、握笔、字体)。2.在学生临写的作业本上的符号表扬:“圈”——在某个临写比较好的字右上方用红笔圈个小圆圈;“奖给一面小红旗”——如果学生连续的5个“优”,就奖给一面小红旗。3.优秀的书写作业展览或传阅。一手好字,从这里开始,一撇一捺教你来写字!
第一周
第二周
第三周
作文专题部编版1~6年级上册语文生字组词及课文背诵,免费下载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单元习作范文汇总 | 可下载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单元习作范文汇总 | 可下载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8单元习作范文汇总 | 可下载
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8单元习作范文汇总 | 可下载
2019部编版三(上)习作专题(写人、叙事,写景等)小学生状物作文写作指导(附1-6年级范文)英语资料
外教社•朗文 小学英语分级阅读(1-4册)(外教社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一章》The Little Match Girl (全集 ) (外研社)
【英语必读】黑布林范读 A3丛林大火(The Big Fire)故事
《中华上下五千年》全集共333集,每晚睡前听一节,建议分享收藏
免责声明:“语文视窗”旨在帮助更多的老师、家长和孩子,分享更多教育资讯,尊重原创并对原创者的文章表示肯定和感谢,相关文章均来自网络搜索,某些文章无法找到详细作者以明确出处请见谅。原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处理,我们将立即更正和删除相关内容。本公众号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